央广网深圳7月16日消息(记者 常迪)今年暑期,深圳人迎来了许多精彩的文化活动,其中,非遗文化活动格外引人注目。红花山公园举办的第三届深圳市光明区非遗文化艺术周、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举办的“2025盛夏狂欢庆典”、深圳·龙岗首届非遗选拔展示活动“非遗少年派”等都为市民带来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。在这样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中,古老而神秘的秦腔艺术也即将空降深圳,为深圳人民带来又一场震撼的非遗盛宴。
8月29日至31日,《秦韵湾区·非遗秦腔深圳专场演出》将在深圳市光明艺术中心上演。当黄土高原的梆子腔遇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脉动,当千年非遗秦腔邂逅深圳光明艺术中心的现代舞台,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即将启幕。
秦腔演出(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)
作为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老剧种,秦腔素有“中华戏曲活化石”的美誉。本次演出特邀西北秦腔艺术的活态传承者——甘肃安万秦腔艺术剧院倾情献艺。为确保非遗传承的纯粹性,演出团队严格遵循传统规制,从西北特制的蟒靠戏服,到手工打造的铜器梆子,甚至连舞台上的“出将入相”方位都一丝不苟。在声腔表现上,将完整保留秦腔特有的“苦音”“欢音”两大腔系,让观众感受最地道的西北韵味。
此外,本次演出还特设了“乡音慰乡情”专场,为在深圳打拼的西北游子铺设了一条通往故乡的文化纽带。在异乡的土地上,听到熟悉的秦腔旋律,那些关于故乡的记忆、亲人的面容将一一浮现在眼前,让游子们在深圳都市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。
此次担纲演出的甘肃安万秦腔艺术剧院由被誉为“西北秦腔王”的安万创办,剧院曾创造过西安巡演数万人围观的盛况,更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加入戏迷行列。据了解,此次深圳专场,剧院精选了《金沙滩》《兴汉图》《铡美案》等6部全篇经典剧目,同时还将结合湾区文化特色,在舞美设计与演出形式上融入现代元素,让传统秦腔在深圳的舞台上焕发新的光彩。
主办单位表示,“秦腔不仅是西北的文化符号,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。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演出,让更多深圳及湾区的观众感受到秦腔的魅力,认识到非遗保护不是简单的传承,而是要在当代语境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。”

关注精彩内容